第十二章 梦示玄机

转眼到了初夏时节,天气渐渐热起来,蓉贵妃旧病又发了。卫蓁每日除了同公主一处读书弹琴,陪太后吃茶说话,便往玥华殿探望贵妃。

这日用过午膳,卫蓁正坐在长榻上让若灵给她篦头,自己拿着本《太上感应篇》随手翻看,正觉得昏昏欲睡之时,忽然感到一阵微风吹过,殿内传来一阵乌沉香气,卫蓁殿内从不焚此香,正觉得奇怪环视四周,却发现只有她一个人坐在长榻上,若灵竟不知去向。

卫蓁放下手中的书,起身走到殿外,院中刚才打扫庭院的丫头内侍也都不在,她高声喊了几声,无人应答,只得转身回到殿中,却见一位老者端坐在长榻上,身穿清灰色布袍,鹤发童颜,面色红润精神抖擞,卫蓁唬了一跳,站在原地不敢作声。

那老者向卫蓁点头微笑道:“姑娘莫怕。”说罢向卫蓁招手道:“你过来。”卫蓁不敢上前,只是道:“老人家,您是何人?如何进入这深宫之中?”老者没回答卫蓁的问题,只是笑道:“老身路过此地,向姑娘讨杯茶吃,可行?”卫蓁心中觉得奇怪,但看他慈眉善目的,又是个长者,虽然心中害怕还是道:“既然如此,您吃了茶便离开罢。这里可不能随便进来的。”那老者哈哈大笑,道:“莫说这耀灵皇宫,即使是凌霄宝殿,老身也去得。”说罢仔细端详卫蓁片刻,笑道:“能否劳动姑娘亲自给老身斟杯茶?”

卫蓁点点头,大着胆子走到一旁斟了一盏茶奉与老者,他接过茶吃了,才笑道:“姑娘,老身有样东西给姑娘看。”说罢从怀中拿出一面铜镜,交与卫蓁道:“姑娘请看。”

卫蓁接过铜镜,镜中映照的不是自己的面容,却是安国公府的大门,匾额上以白色的锦缎装点,两边挂着白色的灯笼,上面写着“奠”字,卫蓁一阵恍惚,自己竟然已经来到安国公府门前,卫蓁迈步进入大门,安国公府院内挂满白色的绸缎,丫头仆从都身穿孝服,来来往往,甚是忙碌,却没人看她。卫蓁听到耳边传来阵阵哭声,她顺着声音来到正厅,只见厅内摆着棺木,设着灵堂,自己与母亲,辛姨娘都披麻戴孝跪于堂前掩面痛哭,前来祭奠之人络绎不绝,哭声,念经声在耳边吵得卫蓁头痛欲裂,她走到棺木前,竟看到自己的父亲躺在其中。

卫蓁大惊失色,猛然转身,却发现自己又身处牢狱之中,自己的庶兄卫修远身穿囚衣,手脚都带着链拷,头发披散,面目憔悴,坐在角落里,卫蓁上前唤他,他却不答话,卫蓁伸出手想推推他,却只觉得天旋地转,定了定神,才发现自己再次来到安国公府院内。

此时眼前一片萧条,很多官兵在自己身边来来往往,卫蓁不明所以想上前询问,却觉得自己身不能动口不能言,眼前的景物快速倒退着,卫蓁只觉得头晕目眩,看朱成碧,只听得“嘭”的一声巨响,她眼前安国公府的大门被关闭,大门上贴着封条。卫蓁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再回神,才看到自己原来还在寒月斋,忙问眼前的老者:“老人家……这是……”那老者没答话,从长榻上起身,伸手搀扶卫蓁,道:“姑娘先起来罢。”卫蓁抬头看了看那老者,心中明白了几分,忙道:“老神仙,还请您救救我的家人!”老者笑道:“姑娘莫急,先坐下。”说罢扶着卫蓁在长榻上坐了,卫蓁定了定心神,刚要说话,老者笑道:“姑娘再看看那铜镜。”

卫蓁再次捧起铜镜,镜中映照的是自己的模样,妆容精致,梳云掠月,头戴八宝金丝点翠凤冠,身穿大红色对襟龙凤呈祥袆衣,雍容华贵,庄重大方,卫蓁不由得伸手去摸自己的头顶,却是墨发披散未梳发髻,再低头看自己,穿着家常的柳绿色银丝绣花衫裙。卫蓁再看镜中,仍然是头戴凤冠身穿凤袍,她放下手中的铜镜,刚要问话,那老者却不见了,卫蓁起身环看四周,殿中却空无一人,老者的声音在殿中回荡道:“天命不可违。老身谢姑娘奉茶之恩,赠姑娘两句:未觉蓁芳华梦归,逝如朝露怅人非。逢春再碧连天色,后庭飞花映朝辉。”卫蓁未解其中深意,只是喊道:“老神仙……老神仙。”

只听得耳边若灵的声音道:“小姐……小姐……小姐醒醒。”卫蓁猛然睁眼,自己坐于榻上,手上还拿着那本《太上感应篇》,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竟泪流满面,回头看向若灵,正坐在自己身后,一手拿着篦子,一手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这才知道,只是黄粱一梦罢了。

若灵急道:“小姐怕是梦魇了罢。”说罢起身拿了茶与卫蓁吃,又招呼门外的小丫头打水给卫蓁洗脸,忙碌了一番,才又问道:“小姐到底做了什么梦?”卫蓁没有答她的话,低着头若有所思的喃喃道:“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若灵看着她,轻声道:“小姐说的奴婢可不懂。”卫蓁抬起头笑道:“并没什么。是时辰去探望姑母了。”说罢领着若灵往玥华宫去了。

二人来到蓉贵妃宫院门口,内侍领着进了院门,刚穿过游廊便看见殿门关闭着,玉莲则坐在殿门前的地石阶上看着粗使宫女扫院子,她见到卫蓁连忙起身笑道:“卫小姐来了。”卫蓁颔首道:“玉莲姑姑安好。姑母还在午睡吗?”玉莲点点头,道:“可不是,小姐先坐会儿罢。”说罢拿出帕子一边掸了掸廊上的长凳,一边道:“倒是巧得很。两位公主才来过,见娘娘睡着便先回宫去了。小姐竟没碰到?”卫蓁摇摇头道:“来时并未见公主。”

玉莲又叫小丫头拿了个薄垫来铺好,卫蓁笑着道了谢才坐下,问道:“姑母可好些了?”玉莲点头道:“吃了药好些了,只是胃口不好,中午只进了些粳米粥便吃不下了。”卫蓁道:“这连着吃了几日的药都还是如此。再请御医来看看才是。”玉莲叹了一声压低声音道:“自从那事之后,伤了身子,本就气虚体弱。加上每日服侍太后,处理宫中琐事,越发劳累。这病一年不得发几次。”

卫蓁倒是听苏氏说起过,当年姑母还是蓉妃时诞下四皇子,皇帝十分欢喜即刻封了贵妃,姑母更是喜不自胜,每日亲力亲为细心照料小皇子,只是未想小皇子竟在三岁时夭折了,贵妃伤心的病了两年有余。待身子养好又怀上龙子,本是件喜事却因体虚小产,自此身体便越发不好。玥华宫的内侍宫人怕惹得贵妃伤心,都很少提及当年之事。卫蓁虽然心中替姑母伤感,却不知说些什么,只得默默叹息。

一旁的玉莲转头对小丫头道:“去拿一碗新做的玉瓜汁来。”小丫头应声去了,玉莲又对卫蓁笑道:“前些日子新进贡的青门绿玉瓜,这东西倒是稀罕的很。奴婢去了皮将果肉压出汁来,又将里面的籽细细滤了去,再用冰镇上,放些芋圆子进去,香甜可口,最是解暑的,小姐尝尝。”卫蓁颔首笑道:“姑姑细心,手也巧。”说话间小丫头用白玉碗盛着端来,脂红的瓜汁从温润的白玉中透出,在阳光下更是好看,卫蓁接过来抿了一口,冰凉甘甜。玉莲在一旁给卫蓁扇着扇子,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闲话,忽听有人笑道:“娘娘还睡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