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重整兵马,百万大军

“申不害嘛!”

“倒也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王羽在心中若有所思道。

大汉各道官员之中,要说最近一年以来,政绩最为突出的,确实是盛澜道这边的官员无疑。

相比之下,王安石、房玄龄做出的成绩,相比申不害,确实差了一些。

他们做出的政绩的差距,并不是差在能力上。一个人的成就如何,从来都不是光有能力来决定的,机缘同样重要。

盛澜道底子本来就好,但是,却因为战乱的原因荒废了不少,再加上汉人属于外来者,属于原本就有九十分的基础,但却因为一些原因掉到了六十分以下,要重新治理回九十分。

而王安石,房玄龄他们所在的河北和河东之地,属于原本就有九十分的基础,但却是从九十分儿开始提分。

发展的空间就放在那里,自然是凸显出差距了。

而王安石、房玄龄、申不害这三个人选,倒也确实正合王羽之意。

不过,现在虽然是缺的是广阴、河南、青北三地刺史,但是,王羽目前却并不准备让这三个人担任这三地的刺史。

毕竟,也该让原本的那些刺史轮任一下了。

接下来,王羽对于各道刺史的安排:

河北道刺史,萧何。

河东道刺史,荀。

山阳道刺史,长孙无忌。

燕北道刺史,王贽。

燕南道刺史,申不害。

盛澜道刺史,房玄龄。

广阴刺史,高。

青北道刺史,杜如晦。

河南令,也就是河南刺史,王羽暂时并没有安排,毕竟,这个位置他已经有人选了。

辽阳郡太守宋升任盛澜道别驾,以曾经的科举榜眼荀平升任辽阳郡太守,以降臣许攸代替房玄龄为幽原郡郡守。

征南之战,许攸毕竟立了功,一个郡守之位,他还是有资格拿下的。

当然,各道刺史调任一事,自然是要先后一个个进行的。

王羽治下各道,这一次,每一道无一例外都要进行轮换,如果不分开进行的话,是真的会引发乱子的。什么事情,都要一步步的按部就班的来才行。

毕竟,这一次,除了刺史要平调之外,一部分郡守同样要进行轮调。

决定了各道刺史的调动之后,接下来,王羽又召集了赵安陵、管仲、姚广孝、岳飞等人,开了一场长达三天的会议。

这场会议的内容,就是对于军队的整编。

大汉原有的军队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那当然是十万禁卫军了,这十万人,作为天子亲军,要么就是驻守皇城,要么就是跟随天子外出征战。

第二部分,自然就是两大边军,其一,李靖驻扎在天狼关的十万兵马,其二,苏定方驻扎在盛澜道的五万边军。

第三部分,五大野战军,五万由纯骑兵组成的飞羽军团,十五万虎贲军团,十万蛮熊军与十万铁狮军,再加上六万烈鲸军团。

最后一个部分,那就是地方性质的府军,燕北、燕南、山阳、河东、盛澜五道各五万府军。

不过,由于野战军的出现,府军最主要的任务就只剩下保境安民,几乎不再负责对外扩张了。就算是需要用到他们,也只是一个辅助作用。

当然,除去这四部分之外,还有名义上归属于东夷小朝廷的关东军和夷协军。

原本,东夷小朝廷裁撤,将西平道正式从名义上彻底归属于大汉一事该提上流程了,但因为征南之战的事情,这才暂时延误了。

接下来,这件事情也应该再一次提上日程了。

而随着一次性夺得了三道之地,再加上各地局势的变化,现有的兵力已经不适合新的大汉了,不只是兵马的数量要进行调整,各支部队驻守的区域以及驻防的数量也要及时做出调整了。

首先就是禁卫军,由十万人直接扩充到三十万人。

河南道的情况和之前河北道的情况截然不同。

之前的河北道,南部有大河之险,东部和西部以及北部,都是大汉的势力范围,故而,禁卫军少上一些也无所谓。

毕竟,之前的都城邺城虽然在河北道之内,可河北道除了十万禁卫军团之外,韩信的十五万虎贲军团也同样驻扎在河北道之内。

这种情况之下,自然是不虞都城有失。

可如今的河南道,三关一山,其中,西面的凉关以及南面的阳关,目前都还不在大汉的掌握范围之内。

河南道虽然有四方之险,有三山一关在的情况之下,自然是滴水不漏。可如果没有这三山一关在手的情况之下,内部就没有其他的天险可言了。

阳关那边,蒯通与苏离两个人已经去谈了,目前,他们才过了阳关不久,都还没有见到马千里,距离最后的谈判结果自然还得很长一段时间。

虽然,这一次谈判的主要目标是阳关,但却不可能在阳关谈,毕竟,这件事情能够做出决定的马千里可不在阳关之内。

且不说阳关这边的情况如何,光是西面的凉关,就注定了接下来在将都城迁到天京之后,他们驻扎在河南的兵力就不可能少。

故而,十万禁卫军团,接下来,将会一步步的扩充到三十万人马。

至于在扩充禁卫军团过程中产生的这一大部分缺口,其中一半,从现有的各支野战军团之中调集精锐抽调过来。

另外的一半,则是从河南民众之中进行招募。

虽然他们这一战之中,抓了几十万俘虏,但是,王羽却并不准备用这一部分俘虏来扩充他的禁卫军团。

禁卫军团作为天子亲军,除了要保证战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可靠性了。

就算是耗费更多的精力,从零开始,重新拉起一支人马,但是,也绝不能为了省时间而忽视可靠性的问题。

禁卫军团,他们可是要驻守皇城,甚至是皇宫的,这要是出了问题的话,很有可能直接威胁到王羽本人的安全。

河南道作为四河之地之首,甚至是当之无愧的原大苍十八道之首,以河南道的人口钱粮,支撑三十万大军,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三十万中央禁卫军,以薛仁贵,斛律光为左右领军将军,共掌禁卫军。

下辖:王升之、易轲、李元霸、梁林、梁方、黄天祥、太史亨、薛丁山、岳钟琪、卢俊义、林冲、关胜......

边军部分,由原本的两大边军,扩充为三大边军。

原五大野战军军团长之一的蒙恬,调任天狼关守将,代替李靖作为第一边军主将,赐爵安国公,食邑五百户。

蒙恬原本就是伯爵之位了,以这一战立下的功劳,已经足够让他的爵位直接来个两级跳,拉到最高的公爵之位了。

不过,王羽还是在食邑上压了压。

同样是公爵之位,不说某些宗室是有实打实的封地的,就算是外臣,仅仅只有食邑而没有封地,可相比赵安陵的食邑万户,他的五百户,可谓是不值一提。

蒙恬的爵位已经被拉到顶了,日后如果再立下功劳,那就是直接封赏的食邑了。当然,除了实爵之外,此后再有封赏,也可以从勋爵上动手脚。

甚至,就算是有朝一日,他真的封无可封了,把他的功劳分一部分给他的儿子,也同样是惯例。

第一边军,下辖杨戬、黄飞虎、黄天化、黄忠………………

苏定方依旧担任第二支边军的主将,而他麾下的边军,依旧是五万人马,暂时不扩张。毕竟,盛澜道除了苏定方的边军之外,还有蒙武的五万府军。

本来,按照道理,苏定方也最好给他换一下的,但考虑到那边还有两个小王朝,而他的技能之中还剩一次灭国没有刷,所以暂时还是将苏定方留在了那里。

之前的大汉还不够强,故而,面对大武,要保留下剩下的那两个王朝作为缓冲。那个时候的大汉,最主要矛盾是大苍之内的矛盾。在此之前,就提前面对大武这样的敌人实属不智。

可是,拿下了三道之地后,就算依旧不是大武的对手,但也不会再怕他们了。

真要是打一仗的话,谁胜谁负,还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大武的外部压力可比大汉的外部压力大多了。

同样是面对北狄,但大汉北边有天狼关,有中行山脉,大武有这个条件吗

故而,这个外部压力可是截然不同!

更何况,随着大汉的越发强大,对于大武的威胁越来越大,双方原本还能够压住的矛盾,明面化是迟早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时机合适的话,那剩下的两小王朝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原本那个矛盾还能够压下,那个时候可以留下一道缓冲。可接下来双方的矛盾都将要明面化了,那么,这个时候,面对强敌,更多的是要提升自己的实力,而不是留下那道屏障。

第二边军,下辖楚擎天,秦琼、尉迟恭、魏贲......

苏定方这边的压力,还是相对较小的。

有一个高阶神将级别的楚擎天,已经足够帮他看场子了。更不要说,秦琼、尉迟恭这两大天级巅峰猛将联起手来之后,也同样是一个神将级别的战力。

除了原有的两大边军之外,组建第三支边军,暂定五万编制,驻扎于中行山脉。

中行山防线,本来就是为了应对山阴那边的情况的。

山阴那边局势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中行山脉的防御力度。

接下来,随着山阴镇北那里局势肉眼可见的变化,山阴防线必须要加强,而且,还是要大力加强。

一旦未来有朝一日,中行山以北的敌人真的变成了拓跋部落,而不再是镇北军,那个时候,中行山防线将面临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

原本,中行山防线守将的位置,王羽其实还是更加倾向于孟珙的,就算是王坚的基础统帅提升到了和孟珙一样的程度,但在实际的能力上,依旧无法和后者相比。

然而,原本,中行山防线是下辖在薛仁贵军团之下的,但现在却将其提到了第三边军的位置上。如此一来,要作为三大边军之一的主将的话,孟珙的话就有些不够资格了。

王坚虽然同样没有资格,但是,相对于孟珙,王坚身上却有着汉室宗亲的身份,而且,他还植入成了王当之的儿子。

有这一重身份在,就算是资历不够,可将他拉上去也就不是问题了。

这第三支边军,以王坚为主将,下辖后羿、朱全、武长空、张桂芳、苏全忠、太史慈、高长恭......

未来不久之后,如果拓跋部落和镇北军这边真的分出了一个结局的话,那么,大汉北部的压力,中行山脉这边相对天狼关以北就要更加重一些了。

故而,王羽明显是向中行山脉这一边倾斜了一些。

天狼关那里,满打满算也才安排了三名神级猛将,可是,中行山脉这一边,反而还比天狼关那边更多一个。

虽然说,王羽是准备将杨戬这个不久之前晋升为真神将的终阶神级猛将调到天狼关的,但是中行山脉同样会有后羿这个初阶真神将的级别的神射手过去调防。

在防御战之中,后羿的重要性可要比杨戬还要重上三分。尤其是,在河南之战中,不仅是杨戬突破了真神将,后羿也得到了血日箭。

毕竟,万一有朝一日,拓跋部落真的拿下了镇北军,王羽总不可能放弃防御的优势,出去和拓跋龙象肉搏吧

王羽这边,也就只有一个李元霸有这个资格了。

毕竟,要是真的等到那一天的话,李元霸也绝对已经走到那一步了,相比拓跋龙象,那真的是什么也不差了!

拓跋龙象防御强,而李元霸则是耐力强,这两个打起来,谁胜谁负确实是一个未知数!

关键是,谁能够更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阿御也好、耐力也罢,都有其独到之处,哪个将长处发挥的更好,哪个就是胜算更大的一方!

况且,除了一个后羿之外,朱全、武长空、张桂芳三人也不差。

朱全的武道境界就放在那里,终阶神将放在哪里都能拿得出手去。

武长全虽是中阶,但战力却已经不输了很多的高阶神将。张桂芳的那技能,只要能够发挥出来,同样有越级而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