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碗神仙面
正在施骊准备瞄准他的下体猛踢过去的时候,忽然一阵钟声大作。悠远浑厚的钟声给这座变味的古刹带来了些许庄严肃穆的感觉。青山君听到,心中好不懊恼,恨恨地憋出一句:“可恶,竟然在这个时候坏老子的好事。”说归说,他还是老老实实的朝外走去,临出门前还不忘回头盯着施骊,猛然一笑,嘴边的黑痣一闪,他终于不见了。
一旁的童子也闻听钟声准备往外走,施骊心里猛然一动,冲上去抓住这孩子手腕,厉声问道:“钟声是何意?你们都去干什么?”童子吃痛,怯生生地答道:“钟声是主持召唤我们修行听道的。所有修士听见都要到后面的大神殿集合的。”“你们寺里一向都是这么对待女香客的吗?”“初入礼这些的确是本寺的规定,历来如此,概莫能外。鄙寺的香客也以女香客居多,城南的南环寺,男香客才比较多呢。”珠儿忽然问道:“那南环寺可是女修士居多?”小童照实答道:“的确如此。”施骊听言几乎气得晕过去了。小童见她还不放手,连忙告饶道:“夫人还请快人小人前去听道吧,否则迟了,主持肯定会怪罪惩罚的。”施骊放开他,忽然心中闪过一念,连忙问道:“你们修行都是在这个时候吗?”小童抛下一句“一般都是晚上,这还是小人第一次在白天听见钟声。”便兔子似地跑远了。
施骊二人见状,不敢耽搁,一路小跑,连忙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穿过层层林木,跑到庙前自家的马车旁边,两人都大汗淋漓的。看见两个孩子的笑脸,施骊竟觉得有恍如隔世的感觉,真想马上把他们拥在怀里痛哭一场。忽然听到一声熟悉的问候:“骊姬也来拜神啊。”只见李夫人一改先前灰败无神的脸色,正满面春风地看着她,她面若桃花,看上去简直年轻了十几岁不止。李夫人还在微微喘着气,见骊姬也是满头汗水,以为遇见了同好,连忙上去问候。施骊支支吾吾地准备上车,李夫人还追在后面喊:“这次被那钟声搅了清净事,好不扫兴,下回拜神我来叫上骊姬吧。我们尽兴才回!”施骊大叫饶命,忙催着车夫把车赶走了。
喝了同样颤巍巍的珠儿递上来的香茶,施骊的脸色才恢复了常态。下次一定要雇几个高手随时保护。经历了上次的不测和这次的北环寺遇险,她深深觉得保镖有多重要了。提到这个北环寺,她觉得一股怒气涌上心头,这就是景国第一的名刹,这么淫邪的宗教居然是景国王室推崇的所谓什么仙道?真是岂有此理!
就在施骊在生气的时候,她身后北环寺的一间偏殿中,青山君也在发泻着他的怒气,他冲着端坐在蒲团上默默念诵经文的男子大嚷:“主持为何坏我好事?我马上就要拿下这个前所未见的美人了,北环寺的势力又要扩大了,可惜功亏一篑。”蒲团上是个面目和善的年轻人,他待青山君吼完了,才慢条斯理地说:“我要是不出手阻止,你今天就要铸下大错了。”青山君满不在乎地说:“以前你不是总怂恿我们主动出击吗?这次怎么就担心犯错?”主持仍旧不急不徐地道:“我是为了你好,我说的并不是你做的事情本身,而是你不知道这个女人是谁,我也是最后一刻才知道,时间是在太紧迫了,这才用钟声拦下了你。”
青山君还在为放跑了煮熟的鸭子而懊恼,道:“凭她是谁,连明贵妃都还不是我的胯下……”“住嘴!你给我滚出去。”主持终于忍不住了,明贵妃这个秘密岂能随随便便到处说,这个青山君真是除了功夫猛,简直就是一无是处。青山君哼了一声,扬长而去。主持看着他离去,眼光猛地变得狠厉起来。
主持忽然又想起一件大事,差人叫来了一个童子,急切地问道:“快说,那个告诉你青山君在对付的女人是骊姬的男子长得什么样?”童子被平日里总是笑眯眯的主持现在的嘴脸吓坏了,半晌才吞吞吐吐地说:“是……是个黑衣服、长头发的、男人,嬉皮笑脸的。”主持再追问了两句,见实在问不出什么来了,便遣这个童子走了。他坐在蒲团上冥思苦想了一阵,“黑衣服,长头发”,这两个词在他的脑子里闪了又闪,忽然他灵光一现,大叫“原来如此!”,麒麟社,一定是麒麟社!他拍了拍手,一个长着张腰子脸的男子出现在他面前,“速去禀告大哥,骊姬的后台还有麒麟社。”腰子脸的男人很快领命消失了。
骊姬,麒麟社,公子潜,明贵妃,公子潜,景王,这几个词在他的脑海里翻来滚去,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兴奋得头皮发麻。此时一个童子来报:“礼部尚书张夫人要来了,遣了人来跟瑞灵君先行通报。”一听老相好到了,他又是一阵兴奋,今天知道这么多刺激的消息,绝对有助于大展雄风。他忙不迭地跑出去实践自己作为男人的仙道去了。
这一通折腾,已经是晌午了。维珍看出施骊有点失魂落魄的样子,猜到她遇到了烦心事,她憋了好久,直到唯贤大大咧咧地说:“姐姐,你的肚子叫了好久了。”她才小心地说:“我们去吃午饭,好不好?”施骊看见她乖巧又有点怯怯的样子,心里涌起一阵暖意,刚才的不快经历立刻抛到一边,她快活地说:“维珍想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山珍海味都可以的!”“真的吗?那我要去神仙面馆吃最好吃的面。”
西市是上都城里专卖骡马的集市,除了贩卖玉国的良驹,芳国的水牛之外,连海外诸国的珍禽异兽都有,不过也有贩卖鸡鸭鱼虫的,外来的除了大商家,也有不少贩夫走卒之徒,总之就是一个龙蛇混杂,脏乱不堪的地方。如果不是维珍信誓旦旦地拍着小胸脯保证这里能吃到景国第一的面,施骊一般是不会到这里来的。还刚刚靠近西市旁边的居民区,就传来一阵浓烈的牲口的气息,珠儿赶紧取出手帕给大家掩鼻。透过马车的窗帘,施骊看到旁边的房子都是十分低矮破旧的,垃圾随便地堆在街边,往来的居民大多也穿着寒酸,大概这里就是西市商贩们的居所吧。这还是施骊第一次知道就在景国的都城,还有这样破落不堪的地界。
虽然居住环境恶劣,路边也不缺少嬉笑游戏的儿童,往来匆匆的大人,他们脸上的快活劲儿看上去也是无比真实的。施骊暗想,真不知道应该用“久居鲍鱼之肆”还是有知足乐天来形容他们,她保持了对周边事物旺盛的好奇心,正津津有味地打量着这幅众生相。倒是珠儿有点忍不住了,问道:“小小姐,还有多久才到你的神仙馆子啊,我快被闷死了。”维珍的口水都快流了一地,她又咽了一口唾沫,喊到:“就到就到!”
马车拐到一条背街的斜巷,立刻就有饭菜的香气传来。这里是西市边缘一条自发形成的小吃一条街,一些小摊主们架起几口锅,支上案板,摆上几个条凳就做起了生意,因为专门针对西市的苦力,供应的都是价格低廉,量大顶饱的粗糙食物。一开始只有几个小摊,后来人气越发旺盛,摊点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虽然是午后时分了,仍有很多吃饭较晚的伙计和苦力们出来觅食,小巷子里倒也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些火爆的摊点甚至很多人等不到条凳坐,干脆就买了蹲在地上吃。在略有些凉意的初冬的时节,这条小巷子便洋溢着一股穷兮兮,暖洋洋的气息。
维珍指了指这条肮脏的斜巷道:“神仙面馆就在前面了。”巷子里卖饭和吃饭的人们都望向这群穿着体面的妇孺,虽然吴家诸人穿着的都是家常衣服,但在穿着粗布和粗麻衣服的他们看来,简直就是达官贵人了,并立刻抱以好奇、敌视、不屑等等交织而成的复杂目光。要在往常,施骊并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她,但今天有不同,刚才令人毛骨悚然的经历让她再难承受众人的围观了。好在这群西市的人们只是奇怪地瞟了他们一阵,又投入到了更实在的填补肚子的活动中,马车无法进入这条陋巷,为了不扫维珍超高的兴致,吴家的几口人才得硬着头皮往里走。
走了一阵,在避过了若干牛粪马屎和果皮污物后,众人终于到达了维珍小朋友心心念念的“神仙面馆”。原来这个所谓面馆只是一口锅,一张桌子加四张条凳,一个满脸胡子的粗壮汉子正在案板上揉着面团,看见客人上门,也不招呼,只是怒目而视,好像客人欠了他几百两银子似的。如果不是锅里烧着的汤汁正咕咕地冒着热气,案板上的确只有一陀看上去有点来历不明的面团,周围两三丈之内也找不到定点肉星,这个摊点绝对会被人以为是人肉包子铺。施骊一直自诩是个见过市面的人,不是不知道小摊小馆深藏民间绝妙美食的先例,只是就在这条家家客满的斜巷里,这家面摊的生意也是十分冷清的。如果不是摊前立着一个脏兮兮的木牌,上面写着“神仙面馆”四个不大不小的字,笔道居然俊逸无比,施骊一定会以为维珍方向感错乱,把他们引错了地方。
始作俑者维珍小朋友一到神仙面馆,就立刻活跃起来,张罗着这个入座,那个帮忙找茶杯,俨然一副小老板娘的架势。那个粗壮汉子冷哼一声,以恩赐食客一锭金子的架势扔过来一个茶壶,一句话也不说,继续去和面了。施骊看出维珍是个常客,那汉子虽然粗壮无理,但也没有什么恶意,心里担心误入黑店的担心就暂且放下了,只是在这样的面摊能吃到什么东西?她的心里的疑虑又升起来了。
珠儿也饿得不行了,赶紧出来张罗吃食。她冲那粗壮汉子喊到:“老板,我们来吃面的,快拿面单子过来。”维珍见状,连忙拦住她说:“这里只有一种神仙面,没得选的。”说完她又像很担心珠儿不懂规矩露怯被老板看不起的样子,满脸堆笑、无比乖巧地对那汉子说道:“一人一碗神仙面,我要大碗的。”施骊暗中气结,想,从来没见过这孩子这么谄媚,我倒要看看这个神仙面到底有多神仙。那汉子哼了一声,算是答应,只见他把忽然出手,把手上的面团拉拉扯扯,动作飞快,唯贤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拉面,还以为是有人表演杂技,连忙围到旁边拍手叫好。只见摊主三下两下拉好了面条,又飞快地落到锅里一边煮一边快速搅动。他的动作实在太快了,施骊根本没来得及跟上他的节奏,犹如一阵小型旋风刮过,面条已经出锅,再从一口黑乎乎、煮着不明物质的小锅里快速舀出几勺汤一一淋在面上,呼啦一声。几碗面已经摆上了桌子。
看那眼花缭乱的煮面架势,施骊不禁暗暗叫好,这架势,真像是厨神出手啊。在回顾这个脏乱不堪的小吃街,分明就是掩藏民间高手的绝佳地方嘛,看来高手藏于民间这话不假啊。对于这个神仙面,她忽然也变得十分期待。汉子再飞快地撒上几粒葱花,用讨债的语气生硬地挤出两句:“二十文,付了再吃。”就再也不说话,又跑到一边继续咬着牙蹂躏那团仍维持着原来体积和形状的面团。施骊无比疑惑,这个面团明明没见减少,那碗里的面从哪里来的?就这汉字的态度,这个面摊活该生意清淡。
众人一看这碗来历可疑的面条,不禁“咦”地一声,哭笑不得。施骊只见粗瓷的碗里,一碗清淡透明不见任何油星的汤,里面团着一团略带黑色的面条,面条看上去都是细细的,而且团成了圆圆的一陀,看上去倒也可爱。维珍如愿得到了一个大碗,开心地拿起一双黑乎乎的筷子就开动了。唯贤有点不乐意了,说:“看上去好难吃的,我不要吃。”维珍摸着嘴说:“不吃算了,一会儿他们自然会来抢你的吃。”说罢指了指周围的这圈人,然后又开始埋头大吃。
天下最复杂、最高级的至上美味,往往是外表不起眼的平常菜式,越家常,越好吃,则证明大厨的道行越高深。施骊对于这样的桥段很是熟悉,再加上口味刁钻的维珍如此大力推荐,而且带头吃个不亦乐乎,实在没有什么好怀疑的。饥肠辘辘的她马上也拿起筷子,浅浅夹了一筷子面条往嘴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