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张氏之秘

清晨,赵瑗到宝清宫向吴贵妃请安,之后,便往张婕妤的明帘宫而去。

明帘宫外,几个婢女看见赵瑗,急忙过来行礼:“殿下,娘娘有事,吩咐现在谁也不见。”

赵瑗愣了愣,以往自己都是这个时辰来请安的,平时张氏都有空见自己,今天能有什么事,问道:“父皇在吗?”

婢女道:“皇上昨晚在潘贤妃那里,并没有来明帘宫。”

赵瑗说道:“那我到偏殿去等候母妃。你们去通报吧。”说着,径直往偏殿而去。

刚到外院,便看见有一个太监从内院里面出来,见到赵瑗,慌忙行礼道:“奴才参见殿下。”赵瑗前世好歹也是个特种兵,听着那太监说话马上就察觉到不寻常的地方。他说话没有其他宦官那么尖声细气,再者他话语间带着厚重的喘息声。

赵瑗停下来:“你先站起来,说,叫什么名字?”那太监站起来,答道:“奴才杨达。”

赵瑗细细一看,杨达颔下居然有一撮小小的胡子,虽然不多,但是眼尖的赵瑗还是发现了。

赵瑗心生疑虑,环顾四周,还站着不少明帘宫的宫女。赵瑗便回头对贾顺道:“好好看着他,等下我见完母妃,我有事要问他。”说罢,赵瑗径直走进偏殿。

路上,赵瑗低声对苡榕说道:“告诉贾顺,我进去之后,即刻把那个叫杨达的奴才带到安明宫。”苡榕点点头,悄无声息地就从赵瑗身边离开了。

赵瑗坐了好一会,张氏才在众侍女的簇拥下走进偏殿。赵瑗仔细观察张氏,发现她和往日并无不同。

张氏看见赵瑗,露出了那副往常的笑容,道:“瑗儿今日来的倒是比平时晚了些。”

赵瑗欠身道:“今日母后与孩儿相谈多了些,所以孩儿来迟了,请母妃见谅。”

“只是孩儿见母妃今日气色格外红润,像是有什么喜事。”

张氏命人垂帘,道:“瑗儿多想了,母妃今日并没有什么不同!”

赵瑗笑了笑:“可能是儿臣看走眼了。母妃的气色,想必每日都那么精神。”

聊了许久,赵瑗便起身告退。

出了明帘宫,赵瑗目视苡榕,苡榕点了点头。赵瑗便对一个宫女道:“你去和母妃说,明帘宫的杨达我带去安明宫了。”

说罢,拉着绮榕两姐妹飞一般地赶回安明宫。赵瑗知道,自己这是在打赌。

张氏听到宫女的汇报,大惊失色,道:“瑗儿有没有说带杨达去干什么?”

“没有。”

“赶紧,摆驾安明宫。”

安明宫相当大,里面的宫殿也很多,在杂物房里,只有赵瑗和杨达两个人。杨达跪在地上,大喊饶命。

赵瑗脸色铁青,刚刚自己在杨达的裤裆里摸到了不可描述的东西。

赵瑗沉吟道:“你到明帘宫多久了?”杨达此时可谓是肝胆俱裂,结结巴巴道:“奴才是去年十月,婕妤娘娘偷偷安排进宫的。”

赵瑗找一张椅子坐下,道:“好,把事情一五一十给我说清楚。不然……哼!”

杨达浑身颤抖,战战兢兢道:“奴才进宫之后,就成为娘娘的贴身太监。一开始,娘娘只是和奴才轻微接触一番。后来,只要娘娘知道皇上不来明帘宫,她就偷偷叫奴才上她的凤床。但是我们什么都没做。”

赵瑗厉声道:“你睡上母妃的凤床,还敢说什么都没做?”

杨达不断地磕头:“殿下,我和娘娘就是搂搂抱抱,其他的真的什么都没做!”

赵瑗猛地站起来,一脚踢在杨达身上:“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做今早你还气喘吁吁从母妃寝宫里出来?什么都没做母妃今日的气色会那么红润?”

杨达磕头磕得哒哒响:“殿下,我……我们……我们就那么几次。奴才记得清楚,绝对没有超过五次。”

“五次?你没净身就入宫就是死罪!若我把这件事告诉父皇,你猜会怎么样?”

杨达直接哭了:“殿下,饶命啊,饶命啊。奴才再也不敢了。”

这时,绮榕在门外道:“殿下,婕妤娘娘来了!”

赵瑗微微一笑,喊道:“贾顺,进来。”贾顺推门而入,赵瑗指着杨达道:“把他给我绑了,然后去把门锁住,除了我,谁叫也不许开门。”

绮榕两姐妹在门外等候,赵瑗整理一番衣服,就随她们去见张氏。

一踏进大门,张氏就神情复杂地看着自己,赵瑗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慌乱。

赵瑗道:“你们所有人,退下!”

张氏点点头,也道:“你们都退下吧,我有事和瑗儿谈谈。”

众人退下,赵瑗上前,躬身施了一礼,道:“孩儿拜见母妃。”张氏此刻心急如焚,哪有时间和赵瑗废话:“瑗儿,听闻我宫中的杨达被你带到安明宫了。不知他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你?”

赵瑗摇摇头:“没有!”

张氏保持微笑道:“既然如此,瑗儿可否让母妃将其带回去?毕竟他是我明帘宫的人。”

赵瑗面不改色:“不可以!”赵瑗注视着张氏,道:“恐怕他不是安明宫的人,而是你的人吧?”

张氏脸色格外难看,但还是从容淡定道:“明帘宫就是本宫的寝宫,有什么不同吗?”

赵瑗依然一脸严肃:“母妃错了。明帘宫是父皇的明帘宫。而杨达,是母妃你自己的。”

张氏彻底绝望了,说到这个份上,显然赵瑗已经知道了全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