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来之不易的安宁

齐国,屹立在中原的最东边,曾经是春秋五国的霸主,也曾在史书上画上属于自己的图腾。但随着赵国的强大,齐国开始走向衰落。齐襄王十年,赵将燕周率军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昌城、高堂二地。三年后,蔺相如率军攻打齐国,攻至齐国的平邑后撤军。次年,秦国攻打齐国的刚邑和寿邑二城,好在有说客以“以偏远的地方作为国界岂不是笑料吗”将秦军劝退,齐国才得以延续。那以后直到现在,齐国再无战事。

有人说:这是用无数士卒的鲜血换来的安宁。也有人说:这是用齐国的未来换来的苟且。但不管怎么说,在这片烽火不断的大陆,偏安一隅的齐国是最为安定的国度。

齐国淄博,是齐国国都,也是齐国最繁华的城市,也是各家学问汇聚之地。在这里集结了儒家、道家、墨家、兵家、农家等数十个或大或小的学问门派,其中以儒家的小圣贤庄和道家的望仙阁为首众星拱月般围绕着淄博城,吸引了各地无数青年才俊前来探究学问。

也正因此,淄博城内街道上多是青年模样的男子,或是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或是独身一人手持长剑牵马而去,或是手里把玩着一个精巧的小玩意,或是携美眷悠哉游哉。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类商贩的小摊,吆喝声此起彼伏为这座学问之都增添了亲切和活力。

不同于邯郸,淄博入了四方主城门便各有一条大道直通王宫,王宫四个大门各有十二个齐技击看守。十二人装备精良,孔武有力,但他们脸上的散漫却不是伪装的,是发自内心的懒惰。从王宫里缓缓驶出一辆双驾四轮马车,马车前有四位骑兵,马车后跟着二十位步卒,车帘在里边被拉起,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扫视宫门口十二位齐技击,露出失望的神色就放下了车帘。

四匹马通体雪白,与背上骑士乌黑重甲形成强烈的反差,骑士手中握着的长戟泛着幽幽的寒光,给路边那些准备拦路乞讨的乞人以最直接的威慑。马蹄踏在石砖路面上发出清脆的踢踏声,和马车车轮沉闷的咕噜噜声响让原本嘈杂的街道安静了许多。车内的两人则是毫无心思注意这一切。

“姐姐,现在该怎么办啊?”小女孩双臂支在矮桌上,两只小手张开撑着略带婴儿肥的脸,脑后的小辫子随着马车的摇晃也一摆一摆的。她口中的姐姐此刻正端坐在她的对面,一脸愁容地看着桌案上摆放着一堆竹简,突然间被妹妹乱蹬的小脚踢到,姐姐抬头看去,此刻妹妹还冲着她做鬼脸。

此刻情况已经极其危险了,妹妹居然还能保持这么开心的心情,是该说她没心没肺,还是说她呆里呆气。但又不忍心给妹妹太多烦恼,也就作罢,再度陷入先前的愁容。

妹妹也习惯姐姐这样安安静静地想事情,她很喜欢看着姐姐这个时候精致的俏脸,柳眉微蹙未蹙,琼鼻耸了耸,皓齿轻轻地咬住下唇,最吸引人的还是那有神地双眼眸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慵懒黯淡,像极了传说中西施抱心的姿容。妹妹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也要成为姐姐一样的标志,然后也学一学这愁苦的流露,那必定也是很美的。很显然,小女孩没听过“东施效颦”的典故。

饱了眼福,妹妹才开口打断姐姐的思索:“姐姐,我们就这么回去吗?”

“嗯,再去一趟赵国吧。”姐姐被妹妹打断了思路,颇为无奈,只好伸手捏着妹妹的脸,“齐国经过那些年的战乱,现在不敢掺和任何战事,再加上齐王无心染指他国,所以齐国断不可能会出兵救援的。”

“可是,赵王不就是害我们燕国变成这样的人吗?我们怎么还去找他?”

“雪丫头,姐姐告诉你多少次了,我们不是燕国人,我们是北燕部族,不能混谈,不要忘记了!”说着,姐姐加重了手指的力道,雪丫头被捏得疼出泪来,发出呜呜的声音。

姐姐这才松手,一边揉着妹妹被自己捏疼的脸蛋,一边继续说道:“以后再说错,就不是这么轻的处罚了。”

雪丫头乖巧地点点头。

“赵国虽强,但他内部也是四分五裂,再加上有强敌在一旁虎视眈眈,可谓是内忧外患。他们之所以还围着蓟城,无非两点原因。”姐姐竖起两根芊芊玉指在雪丫头面前晃了晃,放慢语速,“其一,打了这么久的仗,他们需要很多战利品。其二,想在对付强秦之前先彻底解决燕国的问题。”

“那既然这样,他们又怎么会帮我们燕···北燕呢?”

姐姐陷入了沉默,脸上露出一丝倦色,幽幽地叹了口气:“这就是我苦恼的地方。燕国本来国力就衰微,再加上长年与北方的匈奴交战,国力更是大不如前。如今赵军兵临城下,燕国调动举国之兵守城迎敌,却仍然被赵军大败。不知道该说是燕国的耻辱,还是赵边骑太过强悍。”

“雪上加霜的是,匈奴居然趁着这个时机南下攻入我们北燕,若非有长城抵住匈奴的攻势,北燕早已沦陷了。但是长城也抵挡不了多久,所以我们···”

雪丫头插话道:“我懂了,我们要说服赵王退兵,然后燕王才会出兵北燕击退匈奴?可是我们要怎么说服呢?”

马车里再度陷入沉默。

燕国北部与匈奴接壤,虽然不是唯一一个与匈奴接壤的国家,但燕国却是被匈奴重点关照的对象,原因无他,燕国比赵国弱。也因此,燕国人与匈奴人见了面便是不死不休。

但是匈奴人打完就跑,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老巢在哪里,以至于燕国只能被动地知道匈奴人来袭,派兵击退,然后再等着下一次的来袭。直到燕孝王即位后,燕国才重新扳回一城——建长城。但是长城工程浩荡,岂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于是长城一直建到燕王喜即位以后,才大致完成。也多亏长城,燕国北部百姓这几年才过上了较为安稳的日子。

但是因为赵军的来犯,驻守长城的士卒减少了许多,匈奴这才决议南下。长城附近的村镇里的百姓,也都开始准备南移,躲避战乱。

然而南方有赵国大军,燕国各地城池的守军都会将每一波南移的难民赶回自己的村子,并安慰他们匈奴来袭是空穴来风,无须在意。可是又有谁不知道真假呢?

然后,一辆马车缓缓驶离北燕,马车前有四位轻骑,马车后跟着二十位步卒。马车的四个轮子在泥泞的路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