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朱允炆

天空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灰蒙蒙的天空看不到一丝皎洁的月光,穆凡与方孝孺骑着快马赶到宫中,此时已经到了御书房门前。

两名侍卫拦下,道:“参见方大人!皇上龙体无恙,不知这位是?”

方孝孺和穆凡俱都松了一口气,方孝孺道:“安全那就好,这位是穆凡穆少侠,等会也是想引荐给皇上。”

另一名侍卫道:“方大人带来的人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他身上貌似带着兵器,恐怕……”

穆凡爽快地去下了身上的湛泸剑,交予侍卫手上,两名侍卫自然也就非常识趣的退开了,二人走入了书房,方孝孺立即跪拜道:“参见皇上,皇上受惊了!”

见穆凡依旧呆着没有任何动静,方孝孺向他使了个眼色,穆凡随即也跪下道:“草……草民参见皇上。”

“老师快快请起,朕之前说过在朝堂之上,施行跪拜之礼即可,私下里我们就免去这一套礼数吧。”一个非常年轻的声音传入了穆凡的耳里。

穆凡和方孝孺缓缓站起身来,穆凡这下看的是清清楚楚,这个坐在书桌前,表情泰然的年轻人便是传闻中的建文帝朱允炆,脸上还稚气未脱,一双透明清澈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但是缺少了几分作为帝王的威严霸气,如果不是身着龙袍,更像是一个满身书卷气的儒生。

朱允炆笑道:“让老师受惊了,幸亏宋指挥使救驾及时,才有惊无险。”

穆凡一听宋指挥使,将目光向旁一瞥,又看到了那日在客栈中遇见的宋忠。

宋忠见到穆凡大感意外,道:“这不是穆凡少侠吗?今日竟然又有缘在宫中相见。”

朱允炆疑道:“这位是老师带来的人吧?原来宋指挥使也认识。”

方孝孺笑着引荐道:“他便是近几年在江湖上大放异彩的穆凡少侠了,忘忧老人的贤徒。”

宋忠赞道:“穆凡少侠江湖人称‘剑荡不平事’,近来又将危害武林的祭天门一举歼灭。”

朱允炆感叹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这位是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宋指挥使。”

穆凡道:“其实之前也算有一面之缘。”

宋忠笑道:“还算是半个不打不相识。”

朱允炆听完饶有兴致,道:“哦?那以后定要讲与朕听听,必然有趣的紧。”朱允炆又道:“这位是翰林学士黄子澄黄大人。”

朱允炆身旁站着一位文人打扮的中年人,此人便是黄子澄,黄子澄向穆凡道:“久仰少侠威名。”

穆凡又想起了金陵镖局与那金掌柜的勾结,都是这黄子澄在背后撑腰,对他冷冷道:“失敬失敬。”

寒暄过后,方孝孺立即转回正题,道:“是否查明了那两名刺客的身份?”

宋忠道:“今日卯时我在宫中巡逻之时,见到两个面生的太监,神色慌张不讲,对宫廷的礼数全然不知,我本以为可能是新入宫的太监,于是就派了手下去问内务总管。”

宋忠续道:“一查果然有问题,内务总管说最近根本没有新入宫的太监,于是我便一路尾随着两个假太监。”

朱允炆忆道:“当时朕在批阅奏章,也完全没去注意那两个太监,本以为他们放下茶水点心就走了,后来却发现他们迟迟未动,朕抬头一看,他们袖口里竟然都藏着匕首,真是惊险万分,朕也不知宋指挥是何时进来的,只闻“啪啪”两下刺客就被点住了穴道。”

黄子澄道:“我闻讯便立刻赶来了,进到御书房时两个刺客已经被五花大绑,宋指挥使好说歹说威逼利诱都撬不开他们的嘴。”

宋忠无奈道:“本想把他们带进诏狱里再慢慢审问的。”

黄子澄喃喃道:“他们自是知道诏狱里可能比死亡还要可怕吧,两人不约而同咬下了齿间所藏的剧毒自尽了。”

方孝孺沉吟道:“如果要猜那也不难,现在黄大人致力于削藩,有的藩王惧怕陛下,有的藩王憎恨陛下,有的可能想着先下手为强。”

黄子澄不悦道:“方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削藩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注意,大家共同商讨,得到陛下的允许,才这样做的,陛下登基未满一年,还未完全站稳脚跟,朝中老臣们已然有心中不服的,更别提那些藩王了。”

方孝孺拱手道:“削藩没有问题,但是我也三番五次的强调了,要削只需挑最大的三股势力,燕王宁王晋王便可,其他的藩王有的也只想安安稳稳,独善其身罢了,并成不了气候,这样做也足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现在到是快把每个藩王都得罪个遍儿了,搞的终日人心惶惶。”

黄子澄冷哼一声道:“方大人未免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燕宁靖三王岂是能说碰就碰的,必须先从软柿子开始捏,防止诸王连成一气,然后再各个击破,此法才是最为稳妥。”

方孝孺反驳道:“那么这次周王之事该如何解释?周王是燕王的同母胞弟,派太傅去调查周王不就等于在打燕王的脸了吗?狗急尚会跳墙,况且燕王绝对是匹恶狼!”

黄子澄又欲开口反驳,朱允炆面露窘色,打圆场道:“两位爱卿莫再争吵,有消息道周王在外私造假币,前些时间朕派遣太傅与锦衣卫调查此事,眼下确实也有了十足的证据,黄大人削弱各地藩王也是为了防止我们皇家人日后刀剑相向,这也是太祖生前最不愿见到的,并无不妥。”

黄子澄面有得色瞪了一眼方孝孺,方孝孺只能默然,摇了摇头,穆凡能明显的感觉到建文帝有心偏袒黄子澄,这也难怪,建文帝幼年学的都是儒家之道,熟读的都是四书五经,对于帝王权术,制衡之道全然不懂,年纪尚浅,平日里又都与儒生打交道,在他还是皇太孙之时,便与黄子澄已是至交好友,后来黄子澄还当上了东宫伴读,虽然称呼方孝孺为老师,但这交情必然是比不上他与黄子澄的,二来朱允炆从小便害怕自己的叔叔朱棣,老远见着朱棣也要扭头就跑。

朱允炆打个哈哈,突然又转移话题,道:“穆少侠的剑是被侍卫扣留了吗?”

穆凡点了点头,朱允炆道:“昔日孔夫子游列诸国,游说各王,也都是身着佩剑,进而拜见的,传令下去,以后穆少侠入宫无需卸剑,再给穆少侠一块令牌,可令他随意出入皇宫。”

穆凡施礼道:“草民谢皇上恩典。”

朱允炆赞赏道:“你是老师看中的人,必是人中英杰。”朱允炆想借着奖赏方孝孺带来的人,让他不要太过挂怀刚才发生的事。

这时只听见外面侍卫高声朗道:“李太傅求见!”

朱允炆一听李太傅三字,面露喜色,道:“快请!”

这时一名年轻男子走了进来,此人器宇不凡,面如冠玉,一身比女子还要白皙的皮肤,穆凡定睛一看,这不就是那个嚣张跋扈的李家少爷吗?

李太傅走进书房看见穆凡也是一怔,可能有更为要紧的事情,先把他撂在一旁,道:“微臣禀报皇上,臣在周王府搜查中,发现了大量的假官银与假银票。”

朱允炆急问道:“那周王现在是被押入大牢了吗?”

李太傅沉吟片刻,缓缓道:“周王可能是做贼心虚,在自己房中拉着妻子儿女,烧炭自杀了……”

----------------------------------------------------------------------------------------------

(下一章燕王入宫,当面质问建文帝,叔侄相见,建文帝将会如何应对?穆凡与楚天师兄弟又将再度重逢,是和好如初还是刀剑相戈?下一章将异常精彩,请亲们多多收藏,多多打赏鲜花,红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