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分离

一夜的调息之后林云汐看上去又恢复了之前云淡风轻的模样,武梓也在看了几篇「阴阳」之后饱饱的睡了一觉。

天色依旧还未分明,但是此刻吃完早饭的二人早已来到了教室当中。

林云汐身着一宽松的麻袍,飘逸的头发随意用一根绳子束住,此刻正坐在教桌前翻看着一本古朴的书籍。待得近看,赫然就是昨日武梓所取到的天书「阴阳」。

武梓依旧一身劲装,此刻则端坐在林云汐下方乖巧的等待着林云汐翻看「阴阳」。

时间慢慢的流逝,教室中十分的安静,二人相对而坐也没有多余的言语,偶而传来林云汐翻动书页的声音,在这空间里显得异常明显。

终于林云汐似乎已经初略的回忆了一篇「阴阳」中的道理,开始停止了看书的姿势。只见他将「阴阳」一合,随即从微微俯身的状态脱离出来,以一个慵懒的姿势抬起头来向着武梓发问。

“昨日你看了「阴阳」此书,你对「阴阳」可有认知”

“弟子昨夜初观此书之时被其中所讲之道理震惊异常,以弟子粗浅之理解,“世间最能诠释阴阳二字的莫过于这天下的男女,”武梓昂首回道。

“哦?你为何不以天上日月做解?”武梓的回答让林云汐眉头微微一皱。

“天上虽有日月二物,也有日夜之分。但弟子年幼之时却听爷爷说过,天上日月有远近大小之差异,故弟子觉得日月非一源所生,故难以阴阳概而论之。反观世间男女皆由一元分化,而分属差异相克相生之道更合阴阳。”武梓再答。

“好,你能有此觉悟已经非凡。阴阳大道之始我便先和你谈这人身之阴阳。你我之身躯受母胎之滋养十月方成,此肉身为阴。你我之意识由混沌中生,此意识为阳。身躯与意识为两物而存一此为人之阴阳。你我修行之人初感气机,凝练真气,所修行之躯亦并非肉身之躯,而是阳魂之躯。故体中穴窍脉络并非存于肉身当中而是在阳魂之上。故而丹田气海非肉体中有,而是阳魂之物。人死后肉身便枯朽归于大地,而阳魂则依旧存在。如今江湖修炼之术多为修炼后天元气,而方外之士却是不然,其所修炼之法注重肉身长久凝练阳魂。故其寿非我等凡俗所能及。常人一生,七情六欲消磨阳魂之力,其阳魂逐渐于阴身同化。待得肉身枯朽之后,其阳魂逐渐化为阴魂便只能待于地府之中。武者修行其阳魂之力比常人稍足,故有机会与天地相合归于道体,然此机会渺茫可不计。知晓人生之阴阳变化,便知修行之根本。鱼在水中不知水,人在气中不知气。人无时无刻不存于气中,而气中之气亦非单一之物,你我眼前之气由三千八百气混合而成。此种三千气为漫天繁星之馈赠,其气过你我所处之界被你我界中众生截留。而众生有生死,气则久存。此中三千气唯有五气你我人身可受之,故修行之时打坐感悟气机实为感悟空中残存此五气。五气与阳魂相感,则受阳魂所引归于气海当中滋养阳魂。故武者与凡俗有此间差异。”林云汐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武梓也仔细的铭记着林云汐的每一个话语,不时间用毛笔记录下一些关键的地方。

“老师,那我们的世界是不是就有阴阳两界呢?”武梓待得林云汐停下喝茶的功夫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我们所处世界划分可分为,天地人三界。此三界又称为阳界,阴阳界,阴界。你我所处人界实为阴阳之界。此三界于阴阳道中只有如此划分,其他道书中则划分更要详尽。”林云汐耐心的给武梓做着解释,待得武梓没有继续发问的意思之后林云汐便又开始讲了起来。

“人生之阴阳言明大道之根本,然凡人当中研习此道只数皮毛。隐士高人或方外修士才是此道中佼佼者。凡人界之功法主张以内气调动外气。以肉身之元气借呼吸吐纳增长,借此肉身感知五气,故武者修行虽高于凡人,但亦非上道。唯有修行之士功法玄妙无比。其修行初始便以阳魂感知五气,借阳魂之力培育五气。故修士一日可抵武者百日之功,而修行之士有移山拦海之能。武者修士非有其他差异,其根本之处在于人体阴阳修行之法。”林云汐说起方外修士之时不知为何,整个人情绪突然低沉了下来,语句中也多了几许无奈与痛苦。

“老师所言方外之士竟有如此神妙,然老师又何故做此叹息?”武梓看着林云汐突然的表情变化,忍不住的向林云汐投去关切的目光。

“我林云汐自打年幼学文至今,时刻无不勤学刻苦。修行至今方才得入圣境,若我能得那方士修行之法,我又何止如此成就。而如今知天命而难为,唯有长叹再无他法。若一日你有机缘可千万抓住,莫要学老师虚度这百年时光,定要学学那方外散仙,御剑千里,除魔人间。”林云汐自知此生无望却是把那些愿景交付给了武梓。

“阴阳之大道竟然如此之神秘,而修行之法竟然也天差地别。武者修炼只能多些轻身挪移之术,而方士竟然能御剑千里。这又是何等之场景,于世间又是何等之洒脱?”林云汐的话语让武梓对方外的修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随即在心中暗暗的想道。

“若是弟子日后有机会接触到方外修士,弟子定不会放过机缘。定当继承老师之志愿,修习那方外之法门。”武梓暗下决心的答应起了林云汐。

“世间之机缘巧合自由安排,你与为师不同,故为师对你有此几分期待亦不是何等难事。你能从天书中取得「阴阳」之卷也属你的造化,书院传承千年,也唯有你是以天书中天字卷为开篇之文。当年老师也不过只是挑选到了其中黄卷「四时」作为开篇,书院千年能以天字卷为开篇的不过寥寥数人,这几人莫不是有大成就之人。其中一人更是突破圣境之上远离了尘世之间。而且你如此年龄就有后天真气,再加浩然正气辅佐,你未来之成就却是老师也不敢轻易妄言。”没想到林云汐竟然对武梓作出如此高的评价。

“弟子年岁尚小,自小又与父母别离。虽然家中爷爷奶奶待我至亲,但弟子心中亦长存哀怨,不知他二人为何竟为了江湖名望而不管不顾家中父母还有我这个不存在的儿子。弟子不敢有大报愿,辛勤修行武学也只是想看看他二人多追求之物到底为何?”武梓被林云汐寄予大希望的真情所感动,随即讲自己心中的痛苦倾诉而出。

“为师虽未见过你的父母,但以你爷爷奶奶二人来看你父母也并非常人,或许他们也有难以言说的苦衷吧。”林云汐也只能这样微微的安慰武梓。

“师父不用担心弟子,这么些年弟子不也这样长大了么。就当弟子从来就没有过父母好了。”武梓微微一叹却是再也不愿意说这个话题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林云汐仍然不断的给武梓讲解着「阴阳」卷中的秘密,「阴阳」也不愧被冠为天书的名头,以「阴阳」二字从深渐浅满满的剖析着世间大道蕴含的规则。

「阴阳」一卷林云汐整整讲了十天,这十天里二人除了日常的饭食之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之中。林云汐传授得很用心,武梓也很争气十天时间竟也把「阴阳」参悟得了七七八八。

接下来的时间,林云汐又借武梓掌握的「阴阳」知识触类旁通的传授起武梓天书的另外几卷。另外几卷的天书比起「阴阳」来还要显得深奥繁琐的多,涉及到很多的推衍算法。还有「星辰」卷中数不胜数的各类星系,武梓深刻的体会到了愚公移山的艰难,武梓将要面对的也是一座无比巨大的书山。虽然学习的过程无比的艰苦,但是这一老一少二人都咬牙坚持着,都不愿浪费着一丝一毫的时间。老人想要让自己的传承多传授这个小弟子几分。而少年却是不愿意辜负老儒生的期待之心。

春花秋月冬霜雪,夏蝉声声振林樾。不知不觉间三年的时光亦眨眼而过。

这一日,二人依旧端坐在教室当中。三年的时光稍稍长开了少年的眼眉,少年眸如好剑,目如星,一身麻衣此刻正举着书本和面前的老人谈论着什么。相比三年前面前的老人容颜似乎没什么改变,但是浑身却是不停的散发着强大的气势。气势宛如烛火,时强时弱。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虽然林云汐一直在极力控制体内的浩然正气,但是武梓明白林云汐已经快要到了散功的边缘了。三年带给少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脑海里那些世俗圣人所总结的知识文章了,古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的少年脑海中明晰了这天地间的变化后,眼眸更显深邃,身上也散发出一种令人舒服的儒雅气质。

“小梓,这一个月来你也应该感受到为师的变化。为师所能给你的时间确实不多了,这三年来虽然没有将此中书籍尽数传授,但是你之所学已然惊世骇俗了。明日你就回家去吧,为师还有不少事情需要安排。你留于此也只是徒增伤悲。”

教桌下的垫子不知何时换成了一个靠背的榻椅,此刻靠在椅子上的林云汐却是缓缓的对着座下少年安排了起来。

“恩师三年教导之恩,武梓刻骨铭心。可否让弟子再待玄字峰几天,送师父一程?”

武梓心中悲痛,三年来无时无刻不想象着这一天会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到来,如今真到了这一天却是让少年心中五味杂陈。

莫要挂牵了,为师不过是去地府冥城走上一遭罢了,若是在人间思念为师了便带上几壶好酒来这玄字峰看上为师一眼。明日早早你就走吧。”

林云汐说完之后似乎倍感疲累,无时无刻都要分心控制体内肆虐的浩然正气让他苦不堪言。对武梓说完话后,林云汐缓缓起身回到了房间之中,留下武梓一人静静的待在教室里。

玄字峰今夜的夜依旧明亮,小潭里的鱼儿仍旧无虑。崖边的少年看着翻滚的云海却是再一次的经受了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