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

李浩说完了,放下了有些发酸的胳膊,整个朝廷寂静无声,连呼吸声都听不见,皇帝和所有朝臣都被震的呆在当场,一动都不敢动。

过了好长一会,崇祯皇帝回过神来,恭恭敬敬的在李浩面前跪倒起誓:“晚辈朱由检对太祖爷、神祖爷起誓,为我大明国运永昌,朱由检愿遵循神祖爷旨意,听从神祖爷号令,我大明君臣皆不得有违,违背者天诛地灭!”说完规规矩矩的给李浩磕了三个头。

首辅温体仁也率群臣叩拜:“臣等遵旨,臣等愿遵从神祖旨意,团结一心,中兴大明!”

李浩对着陛阶下群臣摆摆手说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统一了认识,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我们要订立一个发展计划,什么叫发展计划呢?就是给定一个时限,比如说几年之内,我们国家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制定了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比如说大明朝现在的钢铁,每年也就六百万斤左右,这太少了,没有钢铁很多东西我们都难造出来,所以我们要大炼钢铁,五年之内要翻两番,达到每年能产两千四百万斤左右。

在军事上,执行篱笆行动,五年之内,要把流贼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区域,使之不能再肆意流窜;对后金采取防御和封锁的弱敌政策,不使一粒粮食、一斤铁流入后金,另外还要想办法使其内耗,分化瓦解他们。在可能的时候,派出小分队,破坏他们的一切物资,粮仓、马匹、工坊、甚至官员的府邸,都在破坏之列。使用一切办法来削弱他们。

在文化上,我们的读书人太多了吗?不,太少了!太少了!!三年一次的科举能选出几个人?我们需要的不是几百人,也不是几千人,是上万、十万甚至百万的读书人,最终的目标是让天下所有人都识字,消除文盲。由于民众不识字,下面的一些官吏可以肆意的曲解朝廷政令,肆意压榨百姓,只有百姓都识字了,朝廷的政令才能真正的抵达每一个百姓耳中,那个时候就没有官员在干肆意胡为。所以科举要改,从崇祯九年开始,每年金秋十月举办。”

“翁~~~”

朝堂又开始骚动了,千年以来的科举说改就改?一些官员想反对,可他打死都不敢说出来,因为以后科举每年都有,这对天下读书人是天大的好事啊!可以肯定,谁要是反对,不管是什么党派,肯定会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大明朝的读书人,干活不行,打嘴炮骂人那是一等一的好!

李浩改科举就是为了减小阻力,他要做事,肯定要触及到不少人的利益。故意的拉拢士人这个阶层,这是阳谋,哪怕你看得穿,你也不敢反对,还得鼎力支持,否则你就是天下所有士人的公敌。

李浩在中学时就知道,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甚至社会的组织结构都会发生改变,李浩没有刻意的去改变人们的思想,只是想人为的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大明朝就能有得救。不然的话,挨饿的最终还得挨饿,挨冻的还得挨冻,朝代更替也就在所难免。

怎么迅速提高生产力?李浩也一脑袋浆糊,想过好长时间,还是得动用金手指,提纲挈领,在各个行业建立几个龙头企业,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而全面提高。就像红星厂一样,缝纫机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缝纫的速度,使得布匹出现了短缺,现在商人们都在想方设法的增加布匹的产量,布匹产量的提高,又带来桑蚕和棉麻的种植量的短缺,所以农民又开始扩大桑蚕和棉麻的种植。这样一环扣一环,以头龙带动整个产业链条,从而快速提升生产力。

李浩并不在意今天的军事计划的泄露,这也是阳谋,而且已经在实施当中,抄了山西的八大皇商、加强九边的封锁、在北方大挖地道,都是为了封锁后金。即便皇太极知道,每年能抢一些回去,随着大明朝财力和粮食的不断增加,朝廷就会不断的加强边境的防御。再加上现在北方百姓已经尝到了地道的甜头,各地都在拼命的挖地道。

可想而知,皇太极能抢到的东西会越来越少,当然他们也可以抢蒙古和朝鲜,可那两个穷鬼一共才有多少东西?全把他们抢过来又能如何?这就是国战,不单单是军力的较量,更是政治、经济的较量,以大明朝的经济体量,能把他十个后金生生耗死。

李浩抬手制止了底下的骚动,继续说:“我们在经济上要努力制造生产更多的东西,让我们的百姓,让我们的士兵都能吃得饱、穿的暖;文化上我们需要更多的读书人、更多的官员,技艺上需要更多的懂得各种技艺的人;在政治上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不管你是阉党、东林党、浙党、楚党、晋党或者其他的什么党派、流派,只要你有能力,朝廷都要用,今后的朝廷不再是党争的朝廷,所有人、所有党派都要和朝廷一起,上下一心,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我知道,文人对阉党很是敌视,阉党对文官也很不屑,但是阉党有阉党的用处,文官有文官的用处,各得其所,各安其事。大明朝有足够的胸怀、有足够的气度来容纳不同的派别、不同的思想。”

朝堂上文官们已经出离的愤怒了,神仙和皇帝要启用阉党,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阻止,甚至有人准备死谏。

李浩看着下面已经怒发冲冠的文官,包括首辅温体仁都面色不太好看。李浩用喇叭使劲喊了几声,朝堂终于安静下来,这才继续说:“我知道你们士人恨阉党,恨他们不死绝,你们有共同的信仰,你们有共同的目标,为了搬倒阉党,你们前赴后继,做出了无数的牺牲,你们才搬倒了阉党,换来了你们今天的地位。

你们士人有共同的信仰,有共同的目标,为了这个信仰,你们可以不在乎生死,这是士人受人敬仰的一面。但是阉党也有阉党的用处,阉党做事果断、不拘一格,他们虽然贪婪,但是他们是真心忠于皇帝的。

我知道有人不服,我只说一件事,魏忠贤在位时,哪怕他再混蛋,哪怕他再贪婪,九边也没有现在这么糜烂,国库也不像现在这么空虚,流民也没有现在这么猖狂。他们能够为朝廷弄来银子,维持大明朝的运转,能够维持九边的战力,这就是他们的功劳!”

李浩顿了顿,继续道:“我不是为魏忠贤翻案,我们要评价一个人,不能以我们自己的喜好为准,要看他是不是对国家有利,一切的准绳,都要服从国家意志,而不是某个人、某个党派。东林党能够前赴后继,搬倒阉党,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他们把党派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国家安危,以至于国库空虚、流民四起、九边糜烂,这是他们的缺点。”

朝臣没有人出言阻止李浩继续说下去:“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所以我们也要广交天下的朋友,我们知道这个天下不只有大明,还有蒙古、后金、朝鲜、倭国、甚至极西之地的佛朗机,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还有荷兰。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要跟所有的国家交朋友,只要他们尊重大明,愿意跟大明交朋友。蒙古人和大明时而为敌,时而为友,只要他们愿意跟大明和好,我们都欢迎;后金和大明现在是敌对关系,但是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仇视大明,也有人倾向大明,只要他倾向大明,我们也可以和他交朋友。”

这太阴险了,大明大放的玩儿反间计,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这是后世打击敌人的惯用手段。现在的后金,虽然是仇明派占据主导,都是努尔哈赤的子孙掌权,但是不能说内部就没有亲明的人,即便是努尔哈赤的子孙,也不是铁板一块,虽然都敌视大明,但他们也有分别,代善就是个典型的温和派,皇太极、多尔衮等人算是个激进派,但是就从上次李浩对皇太极说了那些话之后,皇太极和多尔衮还能不能向以前那么和睦还很难说,毕竟那绿油油的的帽子谁都不愿意戴,不管是大明还是番邦。

“今天,在我们的朝堂上,还有一位来自极西之地的人,他叫汤若望,来自极西之地的科隆,他还带来了不少那里的书籍,让我们了解极西之地的人们。在这里我也通过汤若望先生向极西之地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意大利、法兰西、德意志、英格兰以及在他们北面的挪威等国发出信息,只要他们尊重大明,大明就愿意和所有人交朋友,就可以可他们开展贸易,他们有的是金银,大明朝有的是丝绸、茶叶、瓷器,我们完全可以互通有无。我们也真诚的邀请极西之地的学者、艺术家、科学家和工匠们来明国访问交流,比如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先生、数学家费马、笛卡尔先生等等,哦~~对了,现在伽利略先生应该还被教皇软禁着,汤若望先生,请转告教皇乌尔班八世,只要他允许伽利略先生来东方的明国,我们大明朝讲允许教会在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北京这五个大明朝最繁华的、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传教。”

一直站在大殿门口的汤若望金发碧眼,满脸大胡子,常年不洗澡,浑身酸臭,熏的周围的人眼泪都出来了,一个劲的往后靠,尽量的离他远点。

听到李浩的话,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马上站出来,深深的一礼,一口带着西方味道的汉语说道:“哦~上帝啊~~!非常感谢伟大的明国皇帝!感谢伟大的明国神仙,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达成神仙的期望,愿主的光辉照耀明国!阿门!”

汤若望在胸前划了个十字。三个月前还在澳门的汤若望非常的郁闷,想在明国传教,但是明国一直不允许,十几年都打不开局面,急的头发都薅下来一大片,差点成了秃瓢。谁知道一天突然收到了明国神仙和皇帝的邀请,明国有神仙??怎么可能!我们传教士就是最接近神灵的人,我们都没见过真正的神灵,明国的神灵是哪里来的?

问信使,信使是个老实人,三言两语就把神仙的来历讲了一遍,汤若望更加不信了,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一束直达天际的神光把神仙送来的?太不可思议了!他还会发光?还会召唤已经死了二百多年的皇帝?哦~~上帝啊~~这怎么可能?“

明国一直是禁海,西方的商船要想获得明国的茶叶、丝绸等,一般都是贿赂官员,通过走私获得的,量太少,这也是为什么明国的东西在欧洲那么昂贵的一个原因。

现在好了,明国要开海了,西方的商人可以和明国做生意了,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明国境内传教了,而且是在明国最为繁华的地区,这是天大的事情,一定要尽快赶回去,通知所有的人。至于那个什么伽利略,那就是个异端,把他扔到遥远的明国来正好,就当是流放吧!费马是谁?笛卡尔又是谁?不认识,回头好好的问问明国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