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苏家小姐初嫁了
---------------新年第一章,祝大家新年快乐-----------
那辆马车终于驶进了月圆巷。片刻之后,略有点紧张的妙锦夫人和桔子被诸人迎进了湖边那件堆满了绫罗绸缎的雅间。几缕阳光印着湖里的波光投射到雅室中,满屋的灿烂霞光中,一个上等桦木制成的裁缝台子静静的摆在屋子的正中,上面各色的丝线、云裳坊出产的圈套剪刀和裁缝用具一应俱全。
妙锦夫人一眼扫过去,略微有些呆住了,随即眼睛放出晶光。她不禁走上前去,在那些成辐成捆的华美衣料间流连着,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嘴里还不住的喃喃念叨“太美了,太美了。”寄园的人们对于这率性的艺术家脾气早已见怪不怪,倒是桔子有点不好意思,一直低头不语。
良久过后,妙锦夫人才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施骊道:“这家屋子的主人是谁啊,他真是太幸福了。”施骊笑道:“如果夫人愿意的话,就请夫人来主持大局。”
“凭什么呢?就凭为吴二爷做的那几身寻常的衣服?”妙锦夫人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灼灼的光,一直看到施骊的眼睛里去。施骊平静地答道:“我相信问景的眼光。”妙锦夫人一怔,随即呵呵笑了,道:“那么新娘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施骊有点呆住了,须臾之后才明白妙锦夫人已经答应了这差事,心中一喜,一时说不出话来。倒是机灵的珠儿又忍不住表现开了,立刻接上话茬说:“是个干瘦的豪门千金,个子小小,相貌平平,还很喜欢摆谱。”她的话语虽然尖刻,倒也传神,施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
妙锦夫人却摇摇头道:“景国的千金小姐们,至少有一半似你所述,那么我请问你,她走路体态可好?是上身长还是腿长?走路的时候胳膊动不动?还有,她的夫婿比她高多少,体型又是如何?”珠儿有点语塞了,道:“知道这些很重要吗?只要衣服样子好看,让这个小姐没话说不就完了吗?”
妙锦夫人摇了摇头道:“是衣服衬人,不是人衬衣服,不了解这位小姐的各种特征,怎么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衣服呢。”施骊见她说的颇有门道,心里就更放心了,看来这次运气真是不错,她心里顿时觉得舒爽了不少。在一旁沉默半天的吴问景忽然说道:“倚帆小姐明天会来店里看修改的首饰,我们可以顺便请她量个身,到时候夫人自然可以观察得知一切所需信息了。至于她的夫婿,个子跟我差不多,体型跟秦三相仿。”妙锦夫人说道:“不必量身了,只需看一眼,一切自然了然在心。吴二爷不也是从来没有量过尺寸吗。”
吴问景点点头:“这样最好,明天一早我就差人到府上,说是我家的两个顽童吵着要见夫人,这样就能瞒住都老爷。回头夫人如果想在这里缝制衣服,只说是孩子们舍不得你走。再给老爷送上两瓶他最爱的果子酒,如果店里的事务再忙,借他几个伙计,想他也会欣然同意的。”妙锦夫人点了点头,直赞吴问景心思细密。
第二天一早,施骊和吴问景刚刚吃过早饭,妙锦夫人就登门而来,桔子跟在她的身后,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到了雅室里摊开了一看,正是那些藏在祥记密室里的各式绸缎。妙锦夫人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说道:“这些华贵的衣料,就应该放在这样的华厦内,这么多年都被我深藏在那个不见天日的憋屈地方,真是委屈了她们。”说罢张罗着让桔子把这些衣料都一一挂在架子上。
等桔子好一通忙活之后,她又左看右看,觉得衣料的颜色搭配不合心意,又让桔子爬上爬下的一通忙活。施骊在旁边也劝不住,又见她是把压箱底的好东西都拿了出来,心里觉得若有所动的,便连忙让人拿了点心水果放在一边,还挑了几个伶俐的丫鬟帮忙,忙活了半天,终于把雅室整理得合了妙锦夫人的心意。
此时已是日上三竿了,妙锦夫人方才坐下,吃了点东西,才顾上和施骊闲话两句。恰在此时,珠儿进来禀报道,派了家丁来通知“清晨来访”的倚帆小姐这才终于到了。
施骊整了整衣衫出门迎接,妙锦夫人随着珠儿进到了一墙之隔的珠宝室内。只一会儿,瘦小的倚帆小姐就在一群丫鬟仆妇的簇拥下进来了。她的脸色看上去格外苍白,以往那种俏生生的跋扈气息没有了,看上去就像被人抽走了精气神一样,身上一袭繁琐的华服,只只有点皱,也许是临出门了才在那一堆衣服里面抽出来的。她挑剔的爱好似乎也不见了,当那些做工精巧的镶嵌着硕大的宝石首饰摆到她面前的时候,她只试了试尺寸,便连连说好。
施骊偷偷看了一眼站在角落里充作仆妇的妙锦夫人,见她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便明白她已经成竹在胸。正当她略微有点松口气的时候,倚帆忽然问道:“那些兵器的图案都要出现在礼服中的,三日之后就要看到礼服的样子了,骊姬可不要让我失望啊。”眼里突然闪过几丝挑衅,脸上也多了几分亢奋的神色。施骊心中咯噔一愣,忽然觉得明白了什么,只点头称是,送走了这位大小姐。
等苏家那辆豪华得令人路人皆侧目的马车和庞大的卫队消失在巷口的以后,施骊连忙转身一路小跑回到院内,刚看到妙锦夫人,就忍不住问道:“夫人可有把握?”正在吃点心的妙锦夫人不慌不忙的又喝了一口茶,这才慢条斯理地说:“这真是我见过的最寂寞的新娘了,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桩喜事上,也许是芳心早已暗许某个愣头青了?不过女人没有不期待自己是最美的新娘的,只要礼服够美丽,总会打动她的。”
施骊一下想到了在苏家园子里见过的那尊“铁塔”,不禁摇了摇头。虽然在这一世她是个名义上的寡妇,其实没有经历多少情事,不过前世倒也颇谈过几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对于这男女之间的那些事,她的认知丝毫不比年已中年的妙锦夫人少,当即她也点点头,非常认可妙锦夫人的说法。
“三天以后,这个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就等着目瞪口呆吧。”妙锦夫人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色彩,道:“恐怕得辛苦府上的管家再往寒室去一趟了,这三天我都不能离开这间房间。除了桔子之外,也不用旁人服侍,只需每日把饭菜放在门口即可。”
“关于报酬……”施骊才开启这个话题,妙锦夫人就冲她摆摆手,说道:“你是吴二爷相信的人,我自然也是相信你的。”施骊听罢,再不多言,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便悄然退出了这个房间。
十日之后,上都城在接连好几日的阴霾天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离春节只有不到半个月了,人们有的打算采购年货,有的打算看看热闹的街景,无数人都有出街一游的打算。不过今天似乎有点不对劲,许多小康人家架好了马车,兴冲冲地要上街,却半天了还没驶出巷口。在某条小巷子里,某位等得不耐烦的主妇便让仆人去打听前面的情况,半晌之后满头大汗的某位仆人才带回这样一条消息:“恒昌坊娶媳妇,信远行嫁女儿,整条小街都堵上了。”
“噢,两家都在今天办喜事?”主妇的眼睛已经瞪得很大,跃跃欲试地准备去看热闹,景国数一数二的富豪都在今天办喜事,这个排场可不小。“是,嗯,又不是,是两家联姻!苏家的女儿嫁了叶家的独生子!”这位仆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补充道,“据老人们说,大半个城都被堵住了,看热闹的人可多了,只有当年芳国的公主进城的时候才这么热闹过。”
听到这里,这位主妇和同车的女眷都已按奈不住了,无论是恒昌坊的少爷也好,信远行的小姐也罢,虽说都不是美貌闻于街市的神仙样的人物,但仰仗着两家的财名,这场婚礼势必有太多的热闹看了。作为上都城精明的妇女,她们都太知道,在这样的全体性的观摩活动中,重要的不是自己会看到的什么,而是没有漏掉这样的盛事。
上都城温暖的天空照例飞过几只早起的鸟儿。作为见过许多大阵仗的景国国都的鸟儿,它们看见今天的情况未免也吃了一惊,不约而同的惊惶地叫了几声。如果它们会说话,一定会告诉那群情振奋的主妇,即使她们从小巷里突围而出,挤上了小街,也只能看到更多的和她们一样热切的人,必须要穿过小街的人群,挤上大街,再穿过这条平常的大街,挤上景国最宽敞的景文街,才能看到包围着婚礼车队的滚滚人流。
而如果越过无数猎奇的围观的脑袋,再穿过层层叠叠、五光十色的车队、作为陪嫁的堆积如山的奇珍异宝和数不清的随从,坐在正中位置那个庞大马车里的,人们便会发现那被万千财富和华美得让人想掉泪的礼服包裹着的,不过是一个个小小的瘦弱身躯,如果再透过硕大的珍珠组成的头冠,便能看到新娘妆容郑重的脸上,一股掩饰不住一股铁青色就要透出来了。
景国的婚俗没有什么特别标新立异的地方,如果是初婚的嫁娶,不过是早上迎亲,上午婚礼马车要循着城里的主要大街走一圈,正午在夫家行过礼,晚上办过晚宴之后才宣告这漫长一天的仪式的结束。窗外人声鼎沸,透露窗帘的间隙,能够看到无数的人头攒动,不少人热切地往前拥,连上都府尹派出的衙役都快坚持不住了。
“还有多久才到叶府啊?”一直像个木偶一样端坐着的倚帆终于说了上车以来的第一句话,此时据她从苏府出来已经过了快两个时辰。一直呆坐在马车一角的兰儿见小姐终于开了腔,忍不住一阵激动,小姐自从知道婚讯之后就开始茶饭不思,半个月下来明显越见消瘦了。从三天前开始就不说一句话,连老爷太太回话都是嗯嗯几声了事,旁人还以为小姐乖巧,只有她知道小姐这是心里想得多了,小姐再不开腔,她该担心小姐从此成了哑巴了。她于是颇为激动地答道:“还有一个多时辰呢。”
倚帆瘪了瘪嘴,“这么久啊,我都饿了。”兰儿闻言大喜,从袍子下变戏法似的拿出三个点心匣子和一个小茶壶,道:“就担心小姐饿,奴婢早就预备好了一切,小姐快吃吧。”倚帆甩下无比沉重的头冠,看见兰儿惊愕的目光,她的脸上终于略微活转过来了,露出少女俏皮的表情,道:“不管了,先吃个痛快再说。”说罢拿起一块糕点就往嘴里塞。按照惯例,新娘的衣饰一旦上了身,直到拜堂前都是不能动的。
兰儿在一旁一边说着“小姐慢点儿吃,小心噎着”,一边端茶送水,仔细伺候。倚帆不经意的抬头,正看见她欣慰中带着几分欢喜的目光,心里想着“这真是个实心眼的呆丫头啊。整个苏家,里里外外,就是她待我是真心。不知道她知道我的计划之后会不会吓得睡不着觉?算了吧,她这么呆的一个人,怎么会知道我的心思呢。”
正如这位大小姐对事物的判断和估计几乎从来都与事物的本质背道而驰一样,对这位从小服侍她的贴身丫鬟,她也做出了错误的评判。而这个错误的评判,几乎足以改变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