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诱君以万金
这似乎是不寻常的一日。午饭前的寄园常常是最热闹的时候,上门来联络各种业务的,在翠儿和陈妈的带领下进行业务训练的,被封十五郎折腾着满世界找新鲜植物的,还有从清瓦台的寓所溜过来喊饿的……通常都会把这个园子专门处理日常事务的前厅塞得满满的。然而,今天,前厅却异常安静,众人都在外面探头探脑,就是不好意思进去,施骊在厅里来回走着,只有吴问景一人安然地坐在正当中的八仙桌前,慢条斯理地拨弄着手中的算盘,珠儿和翠儿轮流在旁边端茶送水,翻簿子研磨,好不殷勤周到。
算盘珠子每动一下,众人的心就紧了一分,今年一线牵的收入如何,连施骊都没有特别清楚的概念,只有吴问景手中的账册说了算。
只听见啪嗒一声响,吴问景的眉头皱起来了。施骊到底还是沉不住气了,连忙上前问道:“要分多少出去?”这话只有他们两人明白,一线牵靠的是麒麟社的千两黄金起家,有这笔“飞来横财”打底,所以一直底气十足,在前期的布置和采购上可谓是不惜工本,极尽奢华之能事,吴问景本来还拦着施骊,但见她成竹在胸的样子就放了心,渐渐他的胆子也大了,在某些施骊不舍得花钱的地方,他反而敢于一掷千金。可以说,一线牵的生意做到今天的地步,这两人在里面花费的心血可谓不相伯仲。
吴问景一抬眼就看见施骊的俏脸离他的脸只有几寸的距离,因为焦急,几抹红云飞上了她的脸庞,看上去别有一种天真的风情。吴问景仿佛听见从某个深深的角落里传来一声叹息,他有片刻的失神,随即小声地说:“大约三百两黄金的样子。”
施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美丽优雅的皮囊下,她财迷的本质彻底的爆发了,她大喊一声“万岁”,随即在厅堂里手舞足蹈起来。按照协议,每年要给麒麟社一成的利润,这边说明这开门的第一票生意就净赚了足足有三千两黄金!
这跟素心斋一年的利润相比也不差,她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吴问景也兴奋得直搓手,然后不停地絮絮叨叨着:“素心斋的利润跟这个相当,今年真是不枉这一通辛苦啊。大伙儿都能领到丰厚的红利了,我们在建州的田庄又可以扩大一下了,或者把一半的钱存入众生钱庄?来年又该接几单生意呢?”谁又能想到,这一家人在年初的时候还在过着窘迫的生活,现在却钱多得不知道该往哪里花了。众人见状,早就跟着欢呼扰攘起来。
接下来的几日,寄园都在做着往建州农庄过年的准备。这是吴家诸人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不在上都过节,而是要去往景国北方的陌生天地。建州与芳国相隔不远,从上都出发,穿过信州,足足要走快半个月,算算刚好能在除夕时分到达。早在施骊“食物中毒”的那天起,吴问景就决心今年全家去建州新建的农庄过年,一来那边环境清幽,可以暂时避开上都扰攘和烦嚣,二来那边地气偏寒,正适合冬季温补、调理身体。于是他早早遣了店里可靠的管事去那边探听情况,回报说那边由于有“紫金会”和领主兼建州侯潜的大力救助,流民之乱已经平息,田庄也整饬得比较舒适了,一贯谨慎的他这才下了决心让一家大小过去好好放松一阵。
据说建州的冬天有时候是能够看到雪花的。陈妈于是帮众人采购了一批轻暖的衣物,自然是从老好广进行购得。秦三也在忙着张罗车队和路上所需的物资。这些得力的骨干们都拿到了令自己无比惊喜的红利,干起活儿来分外卖力,一切都进行地妥帖又顺利。
施骊往回春阁的白大夫那里跑了几趟,拿了几把脉,抓了几包温补的药材,这些药材在上都服用,一定会上火流血,而在属于景国北地的建州,就无上火之虞了。施骊暗想,如果建州住的舒服,她要在那里住到开春才回来,好好地放松一番。前段时间差点为了几个“梅娘团子”丢了半条命的可怕经历让她对健康开始担心了,有曾经死于非命的记忆,她自然对身体这个本钱格外在意。吴问景则还忙着料理叶苏婚宴的后续事宜,这几天一直没有闲下来过。
自从一线牵操办了这场景国二十年来第一豪华的婚宴以来,在公卿贵族中的名头一下子就打响了。本来就有施骊先前做过的若干场婚宴打基础,已经在商人巨贾中间积累了人气,这次婚宴其气派之大,气势之盛,直逼当年景王迎娶芳国安澜公主的王室大婚,而且据说连景王都夸赞不绝,说是一线牵操办的仪式开创了景国风尚之先河,“以前景国样样都要沿袭芳国寡淡的风格,如今景国国运隆昌,安乐富足,才有了这讲求宏大排场的仪式,风格自成我景国一派,真是国之幸事。”据说这就是景王原本的夸赞之辞。
这番话如果从别人的嘴里听来,一定会被认为是痴语妄语,不过从景王最喜欢的书画大师苏学士的嘴里说出来,味道就陡然一变,成了板上钉钉的赞誉之词,于是乎,一线牵和骊姬,就俨然成了“景国风格”的开山鼻祖,一时间声名远播。
名气姑且可以看作是是一种虚妄的东西,而人气才是实实在在的,上都的阔佬们、跟风成性的小姐少爷们,不管是已经订亲在先的,还是适婚未许的,都争先恐后地跑到月圆巷来,饶是一线牵那圆月型的大门再宽敞,也有被人挤破的危险。急切的客人们的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就是不惜一掷千金,也要分点两大富豪的风头。
对这样的盛况施骊自然是喜上眉梢,只是她深谙炒作的技术,决定先把这群急切的顾客们先晾上一段时间,自然能激起他们更强烈的胃口。
吴问景一开始还亲自出来应酬这些各行各业的头面人物,后来来的人多了,看着心烦,就让秦三和翠儿于应付,才几天下来,这两人便越发熟练了,大有管事的架势,吴问景这才放下心来。
这一日,来了一个客人,却是吴问景和施骊亲自出门迎接的。这个人就是信远行苏家的大当家——苏老板。且不说这个苏老板是景国数一数二的人物,本身就身份特殊,再说他这日与苏家人平日出行排场摆到两条街外的惯例不同,仅仅带了两个保镖,在天刚擦黑的时候藏头藏面地骑了马跑到月圆巷来,颇有点偷偷摸摸的意思,这就更让人觉得奇怪了。
等进了彩云追月处,双方刚刚坐定,还没等茶水端出来,也没等主人开始客套,苏老板就从袖口里抽出几张纸,先把五张最上面的拿出来一字在桌面上排开,然后推到了施骊和吴问景中间,道:“这是我和叶老板的小小意思,谢谢你们保全了叶苏两家的体面。”
施骊趋近一看,每张都是黄金千两的银票,一共五张,盖着众生钱庄的阴阳戳,是在芳国都能兑现的第一等的老银票!施骊这才见识了什么叫挥金如土,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望了吴问景一眼。吴问景明白她的意思,自然也知道这笔酬金的由来,他轻轻往前行了个礼,不卑不亢地答道:“多谢老爷美意。”便把这几张银票收拢,放到了手边。
苏老板多少有点意外,原以为这两人会欣喜若狂,没想到骊姬只扑闪了一下大眼睛,连话都没多一句,而这个英俊的小白脸也是不动声色,绝非等闲之辈。他扬了扬眉毛,又很快回复了常态,又抽出一张纸,放到施骊的面前,道:“骊姬跟随苏某之后,再加一倍。”他说得很慢,字字句句都落到了施骊的耳朵里,她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
再定睛看了一眼面前的纸,看上去稀松平常的质地,却印了“一万两”的字样,真是触目惊心,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吴问景也瞥到了这个数字,连忙扭头看向施骊,而苏老板的目光,从进门的那一刻起就在她身上肆意游走起来了。
施骊轻轻呼了一口气,没有片刻的迟疑,望向苏老板嫣然一笑,推回那张纸,道:“苏老板说笑了。”她那看起来迷人却透出一股冰冷意味的笑容让苏老板心里嘀咕了一声,便停止了再砸出几张银票的念头。好在他也是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人,当即挤出呵呵两声笑,道:“冒犯了。告辞。”说罢背过身就走。吴问景连忙起身把那五张银票拱手递上道:“银票我们可以不收,只是苏家在端州白浪村的船坞荒废已久,能否把白浪村归还村民,那是故人的家园。”苏老板没有转过身来,只听他说道:“只要骊姬喜欢,明天会送地契过来。”施骊知道这其中的原委,立刻躬身道:“多谢。”苏某人鼻子里轻轻嗯了一声,扬长而去,结束了这场明白人之间的过招。
此时珠儿刚刚捧上香茗,却发现客人已经走了,亭中的两人好不奇怪,施骊正坐在湖边,望着一汪碧水发呆。吴问景则抬头看着越来越黑的天顶,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亭中的尴尬在她的小心眼里看来就是一种暧mei,她于是露出了一个自以为带着心照不宣意味的微笑。
几丈远之外的树梢上,一个身着深紫色衣服的黑影也忍不住轻轻地哼了一声,心想这条消息要马上传给主公,至于会引起什么后果,就不在他关心的范围内了。而在他数步之外,另一个黑影洞悉了所有的一切,却始终沉默着,他已经和越来越暗的天色融为了一体。
苏老板的“包养未遂”事件很快成了寄园里的小插曲,施骊的心早飞到建州去了。在她看来与潜约定之事,那会是在一个大日子,一个大事件,她必须盛装登场,忘情享受,尽兴而归。封十五郎那些研究了好几个月的瓶瓶罐罐正好大派用场。于是她开始每天敷脸,调理,还结合实际条件研发了一套桑拿浴用具,在寄园里建起了一个桑拿房。如果不是时间来不及,她都想去回春堂要白大夫介绍几个医娘,训练一下穴位按摩,搞一套SPA过过瘾呢。每次傍晚蒸完桑拿,慵懒地躺在榻上,看着眼前精致的庭院里,一片片的落叶缓缓地飘落到湖面上,施骊都会对这个时空的生活产生深深的眷恋。
这一切会像梦一样突然消失吗?她总在这最美好的时刻被一阵悲观的情绪紧紧的抓住。